

化学品管理
生产商正在处理由再生纤维素纤维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所带来的污染问题。生产商加入了某个旨在提升化学品管理的具有公信力的倡议
生产商在所有经营场所利用控污技术减少污染,正开发生产环节使用或产生的物质的回收技术。
ZDHC负责任纤维生产指南 ZDHC废水指南(2020获得评估, 赢得3个点) ZDHC废气指南
总计:
原始濒危森林采购风险
赛得利是金鹰集团旗下企业,集团兄弟企业包括:
- APRIL(亚太资源集团),印尼浆粕生产商兼林地公司;
- Asia Pacific Rayon (APR), 再生纤维素纤维生产商;
- Bracell,巴西溶解浆供应商。
赛得利与印尼工厂Toba Pulp Lestari (TPL)存在关联,后者也是由Tanoto家族所有。
APRIL和TPL长期以来破坏天然林和泥炭地,将其转化为单一种植园。APRIL仍继续在高碳汇热带泥炭地上经营,有报道称这两家浆厂及其经营活动、木材供应商仍存在社会冲突。
赛得利的首次CanopyStyle审核确认并详细描述了其供应链中存在高风险原材料,特别是来自印尼和马来西亚的原材料。Canopy随后明确指出风险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行动方案,以减轻或解决这些问题。2020年和2021上半年,Canopy与赛得利母公司RGE和供应商APRIL保持对话,讨论待解决问题和如何控制已知风险。当公司已经采取措施,解决这些核心风险,赛得利才适合或可以开展第二次年审,以审核风控成果。
Canopy认可赛得利在某些领域已经取得进展,Canopy将继续保持建设性对话,寻找问题突破的机会。品牌商应继续向Canopy咨询了解赛得利及其核心供应商的重点指标完成情况和政策执行。
来自原始濒危森林或其它争议性地区的风险仍然存在。Canopy仍建议市场现阶段对此生产商酌情考察。
主要改进工作
作为RGE集团旗下公司,赛得利可利用这一天然机会,在集团内部积极促进主要供应商作出实质性有意义的转变,解除已知风险,包括鼓励APRIL:
- 侧重于整合和采购下一代解决方案的技术和材料,用下一代纤维材料等量取代高碳汇泥炭地和其它争议性来源的原材料;
- 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弥补或赔偿公司已经造成的社会和环境影响,包括解决与传统和当地社区的冲突问题;
- 明显减少在高碳汇泥炭地的经营活动,加强特许经营地内对泥炭地生态的修复和保护;
- 提高所有经营地内的生态修复承诺,即提高目前的1:1修复目标,提出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相适配的科学修复目标。
赛得利还可以:
- 鼓励APRIL对其扩产计划保持透明原则,特别是公开原材料采购计划的详细信息;
- 确保所有供应商及其上游供应商都不存在将天然林转化为种植林的问题;
- 通过公司政策明确声明,优先选择FSC认证材料,并公开相关政策;
- 制定未来的扩张计划或选择新的供应商时,需侧重于整合和采购下一代解决方案的技术和材料。
- 加快应用下一代纤维解决方案,实现所有产线的下一代纤维比例在2030年达到50%的目标,或超过此目标。
领导力体现
- 公司正与核心供应商APRIL和母公司RGE积极沟通,采取切实举措,推动濒危的勒塞尔生态系统中重点森林景观的保护。
- 赛得利正投资研发下一代纤维技术,测试多种原材料。赛得利是芬兰Infinited Fibre Company的核心投资者。
- 在赛得利的积极推动下,RGE/APRIL承诺不从完整森林景观采伐原材料。
- 赛得利与Canopy和品牌客户积极对话,分享采购风险的风控措施,尽管主要供应商和母公司尚未采纳必要的措施。
粘胶、莱赛尔和溶解浆工厂的数量、位置和产量
赛得利目前生产并向中国市场供应小量含有20%回收纤维(采自酒店业的回收品)、80%FSC认证木浆的产品Finex,月产量约为150-200吨。
2015年,赛得利控股有限公司分割成两个单独的企业实体,分别为“Bracell Limited”和“Pacific Viscose Limited”。Bracell有限公司在巴西经营林地,同时在巴西Bahia拥有一家溶解浆厂Bahia Specialty Cellulose。
赛得利在中国拥有5个粘胶工厂和1个莱赛尔工厂。
- 赛得利(江西)化纤有限公司,粘胶短纤年产能230 000吨。
- 赛得利(福建)纤维有限公司,粘胶短纤年产能300 000吨。
- 赛得利(九江)纤维有限公司,年产能335 000吨。
- 赛得利(江苏)纤维有限公司,年产能300 000吨。
- 赛得利(中国)纤维有限公司,年产能250 000吨。
- 赛得利莱赛尔生产线(山东日照),莱赛尔年产能20,000吨。
粘胶短纤年产能约140万吨,莱赛尔纤维年产能约20 000吨。
赛得利计划在中国提高莱赛尔纤维产量,预计2025年达到500 000吨。
赛得利收购澳洋科技的项目正处于审批阶段。